谷關山訓憶往
中部橫貫公路西段由東勢到谷關,於日據時期即已開發成為運送木材的產業道路。政府播遷來臺整軍經武,利用此路在谷關設立山地作戰訓練基地(簡稱山訓),凡陸軍步兵師均以團為單位,輪流到此集訓,筆者有幸躬逢其事。
山訓就是教導士兵能在高山峻嶺、深溝峽谷之間,遂行克敵致勝的戰鬥技能,包括攀登、渡河、辨方位、野外求生等。這裡氣候變化無常,日夜溫差極大,很多官兵適應不良而抱病,訓練歷程相當辛苦。
谷關的居民除少數伐木工人及眷屬外,絕大多數是原住民,他們天性純樸率真,不事農耕,以採集、狩獵為生,不分男女一早便三五成羣,揹上筐簍,攜帶山刀、土槍入山,傍晚才帶著許多不同品種的蘭花、獵獲的山羌等滿載而歸。當時谷關街上只有寥寥可數的幾家雜貨店兼賣小吃,他們就地銷售山產,認為山林就是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的銀行。
山訓按表操課,星期天能準時放假,不過,谷關對外的交通極為不便,每天僅有一班公車往返於東勢,容量有限,假期也不夠長,而谷關的小街上鮮少觀光客,並不熱鬧,只有一家照相館為阿兵哥拍照留念,生意還不錯,其他則沒有什麼好逛的,乃退而求其次,到附近的原住民部落尋幽探勝,發現原住民非常熱情,一見如故,帶兩瓶老米酒去就很受歡迎。他們會和你分享山豬肉等野味,唯一遺憾的是語言不通,端賴小男生、小女生作翻譯,因而熟識了一位十七、八歲,小名「阿蔻」的山花。
某個深夜,阿蔻的父親突然跑到營房,比手畫腳說阿寇腹痛如絞,當地沒有醫療設施,請求幫助送到東勢醫院急診。基於愛民,副團長批准派車,唯白天訓練太累,駕駛兵個個睡眼惺忪精神不繼,基於安全理由徵求自願者,恰我領有軍車駕照,乃義不容辭開了一輛吉普車載送他們父女,沿彎曲不平長達三十公里的石子路,顛簸到凌晨才抵達東勢就醫。
事後,筆者成為阿蔻家中的常客,且日久生情,滋生愛苗。在軍中成長個性保守的我,二十剛出頭,初戀既生澀又靦腆;雖與她相約漫步在山野間,卻默默無語,不知道該說些什麼?連她的真實姓名都羞於啟口相問。正當純純的愛逐漸升溫,青天霹靂,八二三砲戰爆發,部隊緊急趕往左營集結,來不及向阿蔻說聲再見,旋即奉命增援金門。從此,臺海兩岸的情勢劍拔弩張,日復一日戍守外島前線,枕戈待旦,哪裡還顧得了兒女私情?青春年華隨槍砲聲溜去,空留下這一段淒美短暫而難忘的回憶。
【作者速寫】高雙印,來臺之初投效憲兵,歷任連長、營輔導長、軍訓教官,七十八年上校退伍。
(點閱次數:1374)